11月19日,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讓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的孩子們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這是繼今年5月份在青島召開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之后,第二個關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會議,可見國家對教育數字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視程度。
原文鏈接:http://henan.qq.com/a/20151201/021136.htm
原文報道如下:
11月19日,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讓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的孩子們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這是繼今年5月份在青島召開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之后,第二個關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會議,可見國家對教育數字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視程度。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85%,多媒體教室擁有率達77%, 37.1%的學校已實現全部應用數字教育資源開展課堂教學。但這組數據里面,缺少了學前教育這個年齡段的數據。其實,近年來針對學前兒童的數字化教育內容越來越多,學習工具也越來越智能,像卡通動漫、視頻、點讀機、學習電腦、APP,在線教育網站等等,但這些技術和產品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隱憂。因為孩子們在觀看或者使用這些內容和產品的時候都是處于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長時間使用的話容易患上近視眼,肩周炎、頸椎炎,肥胖等病癥。更嚴重的是,孩子沉迷于動畫,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缺少與父母的交流,使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生疏。
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上,一款整合了體感交互技術、3D技術和AR增強現實技術研發的“N-show體感學習機”讓學前教育界人士和80后90后的年輕父母看到了驚喜。N-show體感教育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運動中學習”,每個課程都是讓小孩子以第一人稱方式模擬進入逼真的三維情景當中互動體驗,相比傳統的圖文、動畫、視頻等教育方式,更容易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除了學習到安全、科學、自然、動物等知識外,孩子在蹦蹦跳跳的游戲過程中還鍛煉了身體,一舉多得。
“N-show體感學習機”與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點讀機、學習電腦、智能手機等教育硬件的交互方式完全不同,它是通過體感攝像頭識別用戶的肢體動作,用戶不需要使用任何手柄、鼠標或者遙控器,通過自己的身體就可以控制畫面進行互動體驗。正是由于體感技術降低了操作的難度,令到3歲小孩到60歲的老人都可以輕松操控和互動。父母們可以利用下班的空閑時間跟孩子一起玩雙人互動的體感課程,在游戲和學習的過程中充分交流,從而促進親子感情。
體感技術運用在兒童教育是一種方式和方法的創新,但絕非偶然。早2014年1月,英特爾全球CEO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宣布,將聯合迪斯尼等公司開發兒童類的體感教育游戲,預計在2016年上市。今年初,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交互研究所發布了一項針對兒童學習方式的研究報告。在該項研究的測試過程中,不同組的孩子被分別發給平板電腦、以及Kinect體感裝置和專用的投影大屏幕。研究人員發現,被分到Kinect體感裝置一組的兒童學習效率更高,同時更容易搭建出穩定的結構。測試證明了體感技術和體感游戲是一種更有效果的學習方式,比簡單通過移動平臺游戲來的更好。
一些資深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認為,孩子天性好動,喜歡游戲,以體感技術和三維技術為核心的體感教育方式,讓孩子通過“玩”來學習,恰恰就是西方“寓教于樂“、”以孩子為中心“教育理念的最好體現。目前,已經在一百多所幼兒園和小學的課堂中使用N-show體感教育產品進行輔助教學,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體感技術是鍵盤、鼠標、多點觸控之后的主流人機交互方式,體感技術與教育科學相結合,將助推學前教育數字化和信息化的創新步伐。據介紹,體感教育產品自推出市場后備受關注,已經有多家上市的學前教育公司和在線教育平臺主動尋求戰略合作,希望通過新技術和新產品來豐滿自己的產品體系。